近年来,广西乐业县坚持“旅游旺县”战略,抢抓“旅游扶贫”发展机遇,精心打造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成功申报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地质公园,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广西卫生县城、广西文明县城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品牌;如今的乐业,给予游客的是全新的生活体验与享受,旅游产业发展丰硕,民众分享旅游经济发展成果明显。
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投入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该县累计投入2.55亿元实施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馆、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特色旅游项目,累计投入2.57亿元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游客集散中心、大石围创5A、顾式茶四星级酒店等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满足游客各种需求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如今,乐业天坑观光、布柳河漂流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到百色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去年,全县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达123.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4%和24.46%,旅游总收入占本县GDP的30.24%。
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旅游业带动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去年该县投入3.6亿元改造全县1279套棚户,投入770万元实施县城道路硬化、河道美化等工程,投入1.2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乡镇综合整治四期工程等项目,投入4344万元实施“生态乡村”“五化”工程,成功创建区级生态村19个、市级生态村40个。完成交通投资3.32亿元,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正式开工,纳良公路、同乐至大石围景区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共建设道路202公里,养护道路1279公里,全县100 %的行政村的水泥路已建成通车。“十二· 五”期间把一个脏、旧、乱、丑的乐业县城建成国家园林县城、广西文明县城、广西卫生县城;成功纳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被联合国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峰会组委会评为“世界长寿之乡”。基础措施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和优化现有的乡村旅游体系,县城正在建造4家星级大酒店,景区景点周边乡镇一批小巧玲珑的乡村旅游山庄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顾式茶山至大石围旅游线路获评“全国最佳茶之旅线路”,龙坪屯入选“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火卖作为全市唯一村落入选全国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梅家山庄荣获全市首家“广西五星级农家乐”。在特色旅游项目的支撑下,去年全县出栏肉猪19.51万头,出栏肉羊5.97万只,出栏肉牛1.47万头,家禽260.1万羽,水产畜牧业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新增种植砂糖橘5795亩、猕猴桃4440亩、核桃9551亩、“优果”面积累计达6万亩,有机茶面积5430亩,果农户均收入3万元,茶农人均收入8700元,景区周边农民收入呈现良性增长态势。
特色活动促旅游宣传营销,部分村屯依托“农家乐”摆脱贫困生活。每年,在同乐镇、甘田镇、新化镇定期举办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户外嘉年华、甘田舞龙文化节、新化卜隆古歌节等旅游活动,以返乡看赛事、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走进乐业,体验乐业户外运动、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异常火爆。今年5月1日新化镇磨里村布柳河景区通过举办“卜隆古韵”山歌节活动,让游客体验“卜隆”壮民族风情,当天来自本县和周边县份几万名游客汇集磨里村,该景区里出现了“一车难停”的红火局面,山歌节活动拉动当地农产品、副食品销售额达500万元。同乐镇火卖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亩,他们以岩溶为主题打造成“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新村,15家农家乐成立旅游联盟,2016年春节假日期间日接待食客超过800人次,去年年终人均旅游分红近1万元。此外,离火卖村不远的牛坪村、梅家山庄、下六新村、新化镇百逢新村、乐翁村金泉山庄等村屯,同样依托生态环境、民居民俗、天坑、天井、溶洞等资源发展休闲娱乐、养生旅游业,摆脱贫困走向生活富裕的道路。
(责任编辑:广西 邝伟楠)来源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乐业:特色旅游助力扶贫攻坚彰显成效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