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们组织了此次讨论,让大家认识到“农村陋习”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破除农村陋习,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出力。(5月14日 中国文明网) 乡村的文明新风要盛行,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陋习的阻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心头始终有浓浓的乡愁。无论是在农村生活的人,还是在外拼搏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宜居。但是,在广大农村,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陋习影响甚至阻碍着发展的进程。为此,我们组织了此次讨论,让大家认识到“农村陋习”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破除农村陋习,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出力。(5月14日 中国文明网)
乡村的文明新风要盛行,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陋习的阻挠。比如有些农村青年,在婚姻的过程中要想破除彩礼,又怕邻居们笑话不值钱,因此,今年你家彩礼三万,明年我家要了三万八才比你们有面子;在老人走后,假如不请一些草脚班子吹吹打打,还会被人家耻笑不孝,于是一些代哭的、踩高跷地在灵堂里也有了高分贝喧闹的市场。这些都是横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途中的绊脚石,如果不尽早破除,美丽乡村建设,终究还是难以加快脚步。
对于这些横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上的陋习,大多人也认识到其危害。他们少的就是自己走出去的力度,假如政府出面带领他们勇敢破除,他们也是愿意走出陋习的。取个媳妇,要给老公公脸上涂满灰,办个喜宴要忙上四五天,不仅是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是一般农村家庭不小的负担。这些危害,我们乡村干部只有找到其危害的根源,拿出破除陋习的良策来,在“引导”破除陋习上多下功夫。只要引导方法得当,遏制农村陋习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在“引导”破除陋习上下功夫,必须发挥舆论的作用。对于陈规陋习的危害,我们除了需要有力的舆论引导。以农村办喜事为例,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方式广泛宣传新的婚俗观念,让新风深入人心,通过鼓励各种文明婚礼形式创新,如采取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多种庄重高雅的结婚形式,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高尚的婚庆氛围。另外,各级文明单位作为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更要在倡导文明婚俗的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积极宣传,模范引导,坚决向不文明婚俗说“不”。这样农村陋习就会逐渐失去市场。
在“引导”破除陋习上下功夫,要出台破陋习的引领措施。前不久,山东陵县南街村村民李廷富的儿子李德龙结婚,全程由村里的红白事理事会操办。65岁的村民康荣德去世,也是由红白事理事会操办。1994年,自从该村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并制定了红白事酒席标准:白事每桌6个菜,包括花生米、豆腐皮之类的4个凉菜和2个炒素菜,一桌下来不超过100元;红事每桌16个菜,8荤8素,一桌下来超不过200元。有如此为村民着想的红白事理事会,不仅20年下来光为村民办酒席节省了近百万元,也是有效引领村民破除陋习的积极之举。我们的乡村,只有多点为群众着想的村领导,多点将群众往文明路上引导的好点子,乡村陋习焉有不破之理?
农村这几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陈规陋习也正在不断地消融,逐渐被文明新风取代。但是,要真正破除农村陋习,让乡村处处吹佛文明新风,我们在引导的同时,更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我们必须通过让村民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有效遏制农村陋习,加大对村民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积极发挥党员、团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将文明村民、文明家庭的评比与乡村文明规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引领村民自觉勇敢地破除陋习,努力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