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重庆5大知名作家新书出炉,引发围观热潮
2015-12-06书香重庆书香重庆
书香重庆
微信号 sxcq023
功能介绍 书香重庆网是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为推动全民阅读工程而打造的数字化全媒体阅读平台,也是全面配合重庆读书月活动开展的公共参与网站。
重庆新书
推荐
﹀
﹀
﹀
01《吻痕》
文◎游睿

《吻痕》是游睿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之前,他一直以小小说创作著称,是80后小小说作家中代表人物。这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是其短篇创作的惊喜。
《吻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题材的多样性。作者把观察的视觉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用不同的笔触勾画了底层各类人物的行为、心态和命运归宿。这些人物中,有打工者、拾荒者、小公务员、编外警察、油漆匠、乡村教师,甚至还有民国时期的武林高手,丰富的取材使内容十分丰满。其二是可读性。作者善于以独特的视觉,巧妙的构思去讲述人物的命运,精彩纷呈的叙述直抵人心,往往会牢牢抓住阅读兴趣,可读和好读显而易见。其三是能量的彰显。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对一些人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鞭策,社会是多元的也是多彩的,善良和丑恶并存,糟粕和精华同在,文学作品的力量,就是要用作者的笔触去彰显正义和善良,去弘扬正能量。从这一点上看,游睿的《吻痕》十分可取。

作者:游睿,1984年生于重庆开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小说集《鸡皮疙瘩》等。曾获巴蜀青年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小说选刊奖等奖项。现供职于重庆某机关。
02《在重庆》
文◎任桑甲

本散文集选取作者各个创作时期的一部分作品,从中看出可作者多年来写作历程的心路变化和语言特色。作品在有限的自我中展现无限的情深,嬉笑打趣又深怀悲悯,宛如吟唱遥远的山歌。
这是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不必靠文字生活的书写。重庆生活的点点滴滴,拉杂,琐碎,无章可循,生活化,随意和无所用心。就象一场没有主题的好友聚会,酒过三巡,菜上五味,遍坐中人,胡言乱语,不着边际。看似无的放矢,又句句俏皮而忧伤,敷衍成篇,也有人的趣味。
生活就是作者的文字,在重庆潮润的空气浸润感染,老老实实生活着,他写他所能写的,吃食游乐,花草小虫,无所谓吟咏,无所谓文法,无所谓言志。大书写固然让人趣味盎然,小放荡更让人精神畅快。
但这毕竟只是作者私人生活的暗角。酒阑人散,树枝也许有新月弯弯,但醉后不一定有倩人扶去。集散悲欢,写得好歹,对作者都是当时歌舞;对读者,是真切的生活质地,是独睡翻书的惆怅,是拾翠寻香的耍笑,抑或小温暖大鄙夷,都在此时,由你。

作者:任桑甲,生态写作摄影爱好者。曾在《都市快报》开设心理咨询专栏,在《重庆晨报》开设自然随笔专栏;著有科普小品文《堤防身边的动植物》,自然随笔《美丽的性》等书籍,摄影作品入选全国多种公开出版书籍。文学作品散见《红岩》《散文》等全国报刊杂志。
03《橘香流过三峡》
文◎秦勇

《橘香流过三峡》是秦勇散文精选集,八十八篇散文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意、或思辨,有在场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作品采撷草木情意,歌咏岁月诗意,解读人生禅意,用温暖的情怀、文化的气场,寻找并抒写生命和人性最深处的本真、感动、困惑与美好,给读者血浓于水的生命温暖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智慧。
没有故乡刻痕的作家,是没有根的。秦勇的散文根深,叶茂,诗情,画意,渗透着朴素的济世情怀、学者的儒雅气象和抒情的人道主义风范。有读者说他是“大陆的林清玄”、“重庆的余秋雨”,别样的情怀,一样的风骨,期待你的品读!
名家评论:
李元胜:秦勇的散文朴素亲切,有如葡萄架下,和邻居聊家常,有生活的烦恼,也有生活的趣味和温度。更让我欣喜的是,这些文章虽多涉凡人小事,凡人心思,但浮云吹过,时现风骨。所以情怀和风骨,其实就在生活深处,巷里院中。
李达武:踏遍千山万水,村桥原树最美。穿越古今中外,温文尔雅情怀。在橘香流过三峡之后,是秦勇的积累、历练,用心演绎出有情有义、且歌且行的散文诗篇。

作者:秦勇,重庆作家,青年书画家,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广播电视报》等报刊专栏作家。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十年,二十五岁担任中学校长,后在教委、机关事务局、组织部、纪委等机关工作。曾在《诗刊》《散文选刊》《青年作家》《大公报》《歌曲》《人民教育》《重庆日报》《思维与智慧》《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五百余件,出版有专著《走进土家》、诗集《情未了》等。曾获中国音协第七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奖等五十余项,原创书法、国画、篆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省市书画联展届展,被喻为当代重庆诗书画三栖作家。
04《用骨头说话》
文◎杨见

诗集《用骨头说话》,内辑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间杨见原创的最新诗歌150余首。从黔江的偏僻地到重庆的都市生活,显在的文化反差,甚至汉语强势对种族文化地盘毁灭性地掠夺现实,把诗人铸造成为一个敏感的人,具有山鹰一般的冲撞力。要用具体的语言来说一个人30年来不停创作流变至今的诗歌具象,不管是自己也好,还是批评家也好,都是难以说清的,所以,还是请大家看看这部诗集《用骨头说话》缉拿的诗歌为好!
诗人杨见是一个对色彩充满迷恋的人,一个永远对死亡充满激情的人,一个开着推土机在城市横冲直撞的人。一个用身体把欲望举得更高,又把欲望填进语言枪膛的人。他的世界充满了魔幻、想象,他的血液潜藏了神秘,同时流淌着悲凉。诗歌想象力丰富,意象新颖奇特,语言简洁流畅,情绪把握很有分寸。

作者:杨见,苗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诗,作品发表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青年文学》《国家人文地理》等数十家刊物上。有诗歌入选国内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远走》《沙雕》《五种声音》《鸟一样飞走》。出版有诗集《火症》《三只雁飞过》。著有长诗《毒蛇》《阿茅村》《情荒》等。个人资料和作品选本及样刊被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收藏,有诗集、手稿、诗人通信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收藏。2002年获重庆市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2008年获重庆市首批表彰的“青年文化人才”称号。
05《老家是我相思的富矿》
文◎彭敏

《老家是我相思的富矿》是以作者老家偏岩子为圆心进行书写,并辐射到整个家乡梁平和三峡,地域特色明显,是悲悯与大爱浇灌的心之绿树,是纯情与激情熔铸的相思红豆;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直抵其内心世界,特别关注靠打工为生的农民工;还抒写了对故土及亲人的热爱和追忆,对家乡“虹”的倾情爱慕、痴恋、怀想。
彭敏是一个极有思想的语言实验者。他的诗多描写平凡质朴的人物和事物,但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是不平凡的思想。诗句字数不多,短小而深刻,具有中国古典诗歌式的简洁而紧凑的效果。

作者:彭敏,1971年生于重庆梁平,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文艺刊物《蓼叶河》主编。现任重庆市梁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县作协主席。

▲以上5本新书在各大书店均有出售
书香重庆网俱乐部
爱阅读·爱重庆·爱生活的人都在这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将会带领大家
一起免费玩转重庆
吃喝玩乐的朋友们
赶紧扫一扫,加入我们!
建设书香重庆,共享书香生活
重庆市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书香重庆网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原创投稿:1329985067@qq.com
联系电话:023—63066273
精选评论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评论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评论
加载中
以上评论由公众帐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评论功能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