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暴跌22%谁能为其“保价护航”
华东主流钢企调价基本一致,马钢价格较之前要低于沙钢采购30元/吨,此轮调价马钢少于沙钢一次,跌幅较沙钢少50元/吨。主要马钢还是考虑到对废钢合同贸易户的保护,适当的给予空间,让贸易户在暴涨暴跌的行情下得以喘息。
揭秘钢铁行情似“过山车”缘于何?
实质上今年以来钢铁的终端需求并未复苏,虽然房地产的短期的回暖现象,但并不是前期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钢价的大幅上行的行情仍要归功于投机炒作、政策刺激以及市场面的综合因素作用。而价格的暴跌直接原因更多的是厂商对后市的不乐观预期倒导,钢价过大的涨幅累积了过多的水份,市场情绪的宣泄使得市场价格一跌再跌。尽管当前钢坯以及部分钢材品种出现再度反弹的迹象,但是目前钢铁行业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价格的涨跌都只是一时之风,在如此无理头的行情之下,只记住以下几个字:“谨防高位跌价,金钱落袋为安”!
板材价格被泼“一盆冷水”?
板材价格均以主流规格为主,来了解一下近三日的市场价格变化。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涨跌均现,尤其是天津热轧,今三日以来,价格变化幅度最大,达到150元/吨左右,冷轧因资源一直偏低,价格涨跌幅不算太明显,中厚板价格也有100元/吨的变化.
去产能应少点“政府价格信号”
体制性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固有弊病。一方面,要看到这种模式的优点,即能在短期内动员一切力量干成大事、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例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由世界排名倒数几位一跃而至世界第二,人均GDP由226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8016美元。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巨大的区域与城乡差距、十年一循环的严重产能过剩都是“成本清单”上令人痛心的付出。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使为此所付出的成本能够尽量小一些,是一个十分值得深思的问题。
简评:为了防止产能过剩情况的一再发生,应当对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模式认真反思,切实推动新经济形态下的政府职能转型,从直接、过多地主导经济增长转移到重点做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来,实现由“增长型”向“服务型”的转化。特别是产业政策,应当调整到基础、方向、信息、科技等更具引导性和前瞻性的方面来,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多地留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