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月 寻找历史的印记(组图)

  七月,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月份,是开启红色游的好时期。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本期就让我们就近看看酒城的红色游地点吧。

红色七月 寻找历史的印记


  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役战壕遗址

  棉花坡战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称帝”。1916年,以蔡锷为主力的云南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没想到入川围攻泸州时受挫退守纳溪,局势逆转,“进攻战”变为“保卫战”。面对兵力超过护国军数十倍的北洋军,进攻泸州的护国军“命悬一线”。危急关头,蔡锷令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的朱德赶往纳溪要塞棉花坡阻击北洋军。朱德支队一到棉花坡就迅速投入战斗。面对强敌,朱德的游击战以少胜多,速战速决,打得北洋军溃不成军。

  棉花坡之战,朱德用智用勇力克“不可战胜”的北洋军,以一当十,以一敌十,成为护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棉花坡之战充分显示了朱德卓越的军事才能,后来赫赫有名的滇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中开始出名的。朱德的名字从此威震敌胆,并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滇军名将”、“护国名将”。1917年7月,朱德升任少将旅长,成为川滇知名人物。在泸州打仗,在泸州成名,朱德的部队也因此在泸州驻防并长达5年。

  地址:纳溪区永宁街道朱坪村

  自驾:20分钟,全程13.1公里

红色七月 寻找历史的印记


  石厢子会议陈列馆

  “鸡鸣三省”石厢子,位于川南门户叙永县城南79公里处(为今石坝彝族乡政府所在地),濒临有名的赤水河畔,南与贵州毕节县大渡乡毗邻,西与云南威信县水田寨接壤。雄鸡报晓,三省可闻。“鸡鸣三省”的美誉由此而来。石厢子位于赤水河北岸,红军长征时是一个居住着75户人家的村庄,聚居着汉、彝、苗等各族群众400多人。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在川黔交界的土城、元厚一带一渡赤水。1月30日进入川南的古蔺、叙永境内。2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纵队从摩尼向石厢子进发,经安基屯、东瓦沟、阿里普,于下午5时许抵达石厢子。

  1935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了重要会议,会议一直持续到2月5日凌晨。红军在石厢子及周围接济穷人,为民除害,此举深得汉、彝、苗各族边区群众的称赞。因此,红军四渡赤水,两次往返于“鸡鸣三省”的叙永,都受到边区各族群众的拥戴和热情迎送。

  沿着石厢子左侧陡峭的山谷坛子口而下,就是赤水河上游的大渡口。石厢子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地势险要,一块形似箱子的巨石矗立场头,故名石厢子。此外,石坝彝族乡山川秀丽,风光迷人。

  地址:叙永县石坝彝族乡政府

  自驾:2小时40分,全程168公里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

  作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二渡和四渡的主战场,太平古镇见证了一段光辉的历史。博物馆于1977年扩建完成,占地面积728平方米,建筑面积478平方米,共有7个展室,展出红军武器、印章、医书、马灯、标语、绝密号谱、宣传缎画、浮桥门板等珍贵文物300多件。

  博物馆于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经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宣部确定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景区主要景点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 太平渡渡口纪念碑、地下党活动室、红军机要处 、红军临时医院驻地、门板 、红军炊事班旧址 、红军银行兑换处、红三军团驻地旧址、 红军总司令部驻地。

  地址:古蔺县太平古镇长征街

  自驾:3小时16分,全程183.1公里

  二郎红军街

  二郎镇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边缘,是全国100个著名乡镇之一。红军二、四渡的渡口和红军开仓分盐的旧址就在二郎镇,红军渡口位于二郎古镇下场口。1935年红军长征时,先后两次在此抢渡赤水河,进行了著名的二郎背水战。美酒河位于赤水河北岸,集奇、险、峭、峻、秀为一体,因盛产美酒而得名;摩岩石刻“美酒河”秀于古蔺县二郎镇赤水河上游3公里北岸蜈蚣岩上,每字面积1600平方米,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天、地宝洞属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国家名酒郎酒的天然储酒库,被称为“酒阵兵马俑”。美酒河的十里长滩,是赤水河上六十四个险滩中险峻的集中处,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际攀岩、洞穴探险及飘流基地,堪称险滩漂流。

  地址:古蔺县二郎镇红军街道

  自驾:2小时11分,全程150.6公里

  记者 白莲婕

  作者:白莲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