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我们加强与国外联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近日,安徽省旅游局局长万以学在接受中国旅游报采访时说。
中国旅游报:近年来,安徽旅游发展情况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万以学:近年来,安徽旅游一路向好,呈现出皖南、皖中、皖北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环巢湖国家休闲区创建有序展开,大别山多彩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皖北地区旅游开发提速,联动发展、多极支撑格局进一步巩固。
“十二五”时期,安徽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接待入境游客由198万人次增长到44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由1.5亿人次增长到4.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150.6亿元增长到412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5%、23.7%和29.1%。
据测算,安徽省居民出游率由1.12次增加到3.35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7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3.6%增至5.98%;旅游从业人员增至42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接近10%,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24%;旅游业发展带动45万贫困人口脱贫,约占全省同期脱贫人口的12%。
近五年,安徽累计完成投资8045亿元。万达、保利、新华联、国轩高科、奇瑞汽车等一批工商业大集团大企业跨行业投资安徽旅游业,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竞相发展。新增7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达9家,在皖的国际国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由15个增至48个;新增2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7家省级度假区,发展了九华山大愿文化园、黄山民宿客栈、奇瑞房车宿营地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了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朝圣之旅、天柱山生态养生之旅、皖江黄金水道之旅等精品线路,推出了徽韵、宏村·阿菊、花鼓灯嘉年华大型实景演出等旅游演艺品牌。
旅游通达条件进一步改善,16个市中,13个市通上高铁;高速公路通达16个市,98%的县区半小时内可上高速;依托合肥、黄山两大机场,开通了50多条境内外航班;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到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便捷度和舒适度明显提高。
中国旅游报:近年来,在加强与国外旅游联系、吸引国际游客来皖上,安徽做了哪些工作?
万以学:安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东南亚传统市场及东盟新兴市场的往来日益密切,旅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黄山市,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近年来,随着高速、高铁、航空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黄山交通条件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更加迅速。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951.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03.26亿元,其中,入境游客50.16万人次,同比增长15.31%;创汇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7%。
这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业发展连续5年纳入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重点工作;各级人大、政协多次组织考察视察,提出众多意见建议,破解了一批重点难题;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产业与旅游加强合作,加速融合,取得一批新成果。
中国旅游报:“十三五”时期,安徽将如何做好旅游工作?
万以学: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把具体工作做好,把旅游工作做好。要加快完成安徽旅游“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皖西、皖北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总结、推广金寨、小岗村发展红色旅游和创A级景区景点经验,树立典型,积极宣传,使这些典型经验“开花结果”,推广普及;加快落实省旅游局岳西旅游扶贫工作会议要求,5月份举办第一期旅游脱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班,实施100名贫困子女就学扶持计划,将大湾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规划编制;将金寨县、小岗村列入五一节日旅游统计直报点,进一步提升金寨、小岗村旅游线路设计和营销水平,打造挺进大别山、沿着总书记足迹前进等精品旅游线路。(李远峰)
(责任编辑:新华网 闫丹丹)来源第一旅游网)
促进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