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住宿”打造个性化出行新体验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庞元元)近年来,受到“空中食宿(airbnb)”及短租民宿等全新住宿模式的影响,国内掀起了一股“住宿革命”,有别于传统、更加个性有趣的“非标准住宿”日益成为新潮流。

  因为工作需要,从事IT行业的侯朗需要经常出差,这也让他对在外住宿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一线城市中的星级酒店、品牌酒店,装修风格、服务设施有统一的标准,同质化严重;二、三线城市的酒店品质又很难有保障。最近一段时间,不论出差还是家庭出游,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侯先生放弃了酒店,开始选择民宿、酒店式公寓等新的住宿形式。“整个房间的设计风格、设备设施,进去总会有不同的惊喜出现,”侯朗说,“相比传统酒店,我更喜欢这里轻松的氛围和人文气息的服务。”

  有别于传统的酒店住宿,“非标准住宿”包括客栈、民宿、公寓、度假别墅等,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者商业机构提供除床、卫浴外,更多个性化设施及服务。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行正在寻找难以忘怀的体验而不是产品,”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宏浩博士表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推进了非标住宿市场的成长。”相比传统的酒店行业,非标准住宿房间数量少、规模小、经营主体多样化,因此在管理方面有更多地灵活空间,也可以为住客提供更加人性、细致的服务。

  随着家庭出游人数越来越多,个性化住宿需求激增,非标准住宿模式正迎来市场爆发式的发展,潜力巨大。与欧美相对成熟的非标准住宿市场相比,目前中国非标住宿还在起步阶段,运营管理模式多种多样,行业标准亟待建立。

  为提升房源品质和非标住宿用户体验,国内非标住宿平台“去呼呼”推出了非标住宿评估标准,包括行业界定、运营管理、品质标准、预定体验4个维度,非标住宿定义、房源线下运营、房源线下运营、行业准入门槛、硬件设施、服务标准、平台服务、房源标准8项标准。作为租赁平台,“去呼呼”也在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尝试运用智能门锁管家系统,通过订单有效时间内生成的动态密码,连接用户与房源,使非标住宿尽快迈入“房源品质+智能管理+用户体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