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一直致力于科学名山品牌建设。在第47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之际,丹霞山受深圳、天津的高校及博物馆邀请,继4月18-19日到深圳大学、深圳市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主题科普讲座、科普展览和系列科普活动之后,于日前前往素有“渤海明珠”美誉的天津,连续走进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自然博物馆,为天津高校莘莘学子及地学爱好者带来3场科普盛宴。活动特邀丹霞地貌研究的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彭华教授以“丹霞地貌 、丹霞山和中国丹霞”为科普专题讲座,阐释中国丹霞世界遗产的地球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独特的丹霞文化,给高校师生和两地市民带来全新的感受与认知,让今年的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周有趣又有意义。
彭华教授以丹霞山及中国丹霞为主要案例,向师生和地学爱好者介绍了丹霞地貌的概念、分步及特点,详解地质遗迹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展示了丹霞地貌近百年来的研究历程、丰硕成果和国际化进程,分享了丹霞地貌区域旅游规划和建设的经验。他的课件资料翔实、视野开阔、案例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大量使用了亲自考察的全球丹霞地貌的实况实景,令在座师生视野大开、受益匪浅,得到了高校师生及市民的高度好评。在博物馆讲座现场,彭华教授向中小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丹霞红层地貌,图文并茂地对比各大丹霞地貌差异,还向孩子们展示了丹霞地貌区的坍塌灾害,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就此播种在孩子们心中。在每场的互动环节,对于高校师生们提出的丹霞地貌特殊地形下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处理、丹霞地貌与雅丹等地貌区别、全球丹霞地貌研究进展及今后方向等问题,彭华教授一一进行解答,令人茅塞顿开。
除了科普讲座,丹霞山管委会副主任侯荣丰还向各高校图书馆及两地博物馆赠送了丹霞山科普图书等资料,并为每场讲座互动抽奖环节提供了由丹霞山门票、竹伐漂流票、巴寨门票、丹霞山科普图书及由景区多家民宿客栈赞助的特色客栈等组成的丰厚礼品。最后,侯荣丰副主任还在每一所高校及博物馆发布了2016年招募丹霞山科普志愿者及训练营的相关信息,并热情邀请深圳及天津的广大学子及地质爱好者到丹霞山科普游学。在场师生纷纷表示,“中国丹霞”之行带来的是一场激情丰满的科普盛宴,点亮了深圳、天津两地师生及地质爱好者关注丹霞山和中国丹霞的火种。
据悉,丹霞山管委会自2009年开创的“中国丹霞进校园”科普讲座迄今已走进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韶关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境内外数十所高校及数个城市博物馆,成为知名的科普品牌。2014年启动的“面向全国招募丹霞山科普志愿者”活动被国土资源部作为示范全国推广。吸引了一大批师生关注丹霞山和丹霞地貌并报名参加丹霞山科普志愿者,收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责任编辑:广东省张海燕)来源丹霞山官网)
“中国丹霞进校园、博物馆”等“走出去”科普讲座活动圆满落幕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