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有关中泰铁路建设出现的波折,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据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原定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的中泰铁路项目再遇波折,这条铁路原设计线路全长800余公里,连接中老泰三国,是我国与东南亚“互联互通”的一部分。但泰国方面单方面宣布将缩小计划修建该铁路线的规模,也不再与中国云南的铁路线衔接,原因是中泰在融资利率和总投资成本分担方面发生了分歧。
近年来,尽管中国铁路积极布局,时刻做好“出海”的准备,但是高铁走出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中泰铁路可谓是“一波三折”。笔者认为,中泰铁路出现波折,原因有多方面,正如报道中所说“泰方主意未定,看法一日多变”,虽然各种原因阻碍中国高铁走出的脚步,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决心。
中泰铁路波折不断原因种种。首先泰国国内政局不稳,乱象迭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笔者了解到,自1932年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王室、军队和政府形成了推动泰国历史进程的三种力量。期间,泰国共发生19次政变,平均3年一次,最近的一次发生于2014年5月22日,这使泰国成为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其次,泰国铁路这块“肥肉”上竞争者与搅局者并存,在泰国铁路建设中,除中国外,日本、法国、德国也都希望与泰国合作。其中中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日本显现出修建泰国铁路的强烈愿望,并且日泰双方也进行了多次会晤,企图抢夺泰国的高铁市场。由此看出,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国高铁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的艰苦奋斗历程,如今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从基建速度到装备制造,从技术的日臻完善到成本的控制,可以说中国的高铁不仅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其他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肩乃至是遥遥领先的。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高铁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泰铁路合作将有利于改善泰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泰国铁路运输发展落后的局面。笔者了解到,泰国铁路系统主要建设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铁路布局、轨道宽度、设计标准陈旧不堪,无法适应现代轨道运输的需要,系统性改造几十年前就迫在眉睫。此次中泰铁路的建设,将会成为泰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将为泰国铁路的整体规划建设指明新的方向。
中泰铁路合作是一条利国利民之路,为中泰将来更好的合作发展关系锦上添花。中国是新兴大国,在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是泰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对泰国而言政治经济意义重大。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过去100年以来,泰国经济发展缓慢,铁路发展不够迅速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中泰铁路的建设做为一个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好几百亿美元,这将会拉动泰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对经济也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此外,中泰铁路合作也可以转移中国富余而优质的产能,让我们的铁路装备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实现互利共赢。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中泰铁路合作共赢之路并非坦途,风雨过后终会见彩虹,凭中国铁路过硬的“软实力”和“硬技术”不久将来一条钢铁巨龙会架起了中国和泰国共同发展的桥梁,谱写了中国和泰国友谊的新篇章。
作者:周贺
作者:周贺
中泰高铁一波三折还需理想看待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