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有了第一批上榜者。中国航空运输协会4月8日对外发布了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3名旅客被列入记录,记录期限分别为1年和2年。
首批依据《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被记录的3名旅客,均在搭乘民航班机出行时发生了不文明行为,并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理。其中,旅客乔某在飞机下降阶段违规使用平板电脑,且不听从机组人员多次劝阻,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旅客邓某在经过安检时被查出其随身携带的挎包中有牛奶,邓某拒不执行安检规定并将牛奶砸向工作人员和安检X光机,公安机关对其做出了拘留10日的处理。旅客高某因不满所乘航班延误,将航空公司处理旅客安置问题的工作人员推倒在地,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依据相关办法,乔某和高某被列入记录1年,邓某被列入记录2年。
此次首批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发布,标志着该项工作真正进入常态化实操阶段。中国航协表示,将在民航局指导下,与各单位紧密协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信息记录公平公正、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使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自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被问起该办法时都纷纷点赞,认为该办法的出台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航空运输安全,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震慑作用。国内五家航空运输企业在此前签署的《关于共同营造文明乘机大环境的联合声明》中也提出,将积极响应民航和旅游管理部门的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对列入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相关当事人将采取一定限制服务措施。(记者 许晓泓)
(责任编辑:新华网 杨艺华)
作者:许晓泓来源中国民航网)
3人被列入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
网站声明:网站内容均为由网友提供,版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