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还可以分的呢。已经过去一半了,还剩下一半。花儿开了一半了,还留了一半。春雨下了一半了,还要再下一半。听小鸟唱了半支曲子了,还能再听下半曲。赶春的人儿呀,春光还有下半场。就是今天吗?白天一半,黑夜一半。思念一半,忘却一半。忧伤一半,欢喜一半。来,我们把春天给分了。你一半,我一半。这一半的桃花夭夭归你,那一半的海棠春睡归我。这一半的映山红你拿去吧,那一半的紫云英我带走。还有之前的山茶和玉兰,我多看了几眼,那么之后的芍药和牡丹,你可要好好看。---春霞

今天是2016年3月20日,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一到,雨霁风光,岸柳青青,莺飞草长,燕子北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民谚有云: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又言“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三候
中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
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
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
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春分第一候:元鸟至】
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
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春分二候,雷乃发声】
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
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
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

【春分第三候,始电】
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
并开始见到闪电。
▍春分习俗

● 竖蛋
每年的春分这天,
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
何以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拿一个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 送春牛
春分时,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
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
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
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
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
每家都要吃汤圆,
而且还要准备一些不带馅儿的汤圆,
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
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 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以前的风筝大多都是自己糊的,
如今市场上有各种款式的风筝售卖,
大人小孩一起在空旷地放飞风筝,
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
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各地有一种说法,
有的认为清明后墓门就关闭,
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养生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春分农谚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春分诗词—

《春分日》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画堂春》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踏莎行》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
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分 》
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三月中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花朝月夜,正是“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时节。农历二月因此也称为“媒月”与“婚月”,其名称出自《诗经。郑风》的“野有蔓草,零露慱(露水湿而稠)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远远眺望,清扬是指眼神)。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花朝月夜的“花朝”,有二月十五与十二两种说法,十二因缘,更贴近花意。“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这是梁元帝诗,练如飘拂素绢,霰若飘飞红雨,而十二夜月是称为“天亮月”的。到了诗意最浓的时节了——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春水
杜甫的《春水》:“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杏花天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就到霏霏雾雨杏花天了。杏花先开于桃李,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春色便都被唤醒,杏花烟雨因此是最美的意境。晏几道有:“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朝云信断知何处。”

春风浩荡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白居易写春风:“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元稹有“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温庭筠有“莫霑香梦绿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

玄鸟
古人以四种鸟定四时:玄鸟定分(春分秋分),赵伯定至(夏至冬至),青鸟定启(立春立夏),丹鸟定闭(立秋立冬)。玄鸟是燕子,春分飞来秋分飞走。

杜宇春啼
微雨红湿之中,杜宇春啼过后,就该乱红飞絮,满路落花红不扫了。李白因此感叹:“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春思无托,世情如絮,此时寻春,最美意境必在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万木皆睡,百花皆寂,月隙林稀,空影婆娑,鸟惊涧鸣皆如鸣玉。这是花朝月夜的另一种美。而夜静之前最好的意境,我以为是史达祖的“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一切皆暗,仅一涓春水点亮着黄昏,它的下句是,“便没顿,相思处”。
这样的清寂与阳光里的人面桃花、繁花似锦形成了极好的对照。
【本期编辑:楼兰】
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生活旅行类新媒体资讯平台
天|涯|
微信号:lytyhw
爱生活 ? 爱旅行 ?爱天涯
○温馨提示:可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