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多年来,南京发生过多少次水灾?
从哪个朝代起,长江兴建堤防开始防汛?
南京最早兴建的水利工程建于何处?
……
这些问题,
在南京水利展示馆都能找到答案!
营业时间及票价
开放时间:提前一周预约,每周周五下午14:00至17:00开放
门 票:免费
参观服务:提供讲解服务,需提前一周预约。
预约电话:(025)86285520
电子邮箱:njslzsg@yahoo.com.cn
交通路线:乘91、133路至郑和南路站下,向北步行350米,或者乘18路、32路、39路、57路、143路、150路、302路、307路至三汊河站下,向北步行1千米。
附近景点:南京市渡江纪念馆、南京市外秦淮河水利风景区
温馨提示
一、展示馆对市民免费开放,不满8周岁儿童须成人陪同游览。
二、馆内严禁吸烟。
三、请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四、请遵守公共秩序,请勿大声喧哗。
五、请爱护馆内设施,请勿跨越围栏, 严禁触摸展品。
六、请遵守展馆安全管理制度,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和指挥。
七、下列人员禁止入内:①携带易燃、易爆及其它危险品者;②衣冠不整者;③酗酒且酒意明显者;④带宠物者。
八、游览区仅限“南京水利展示馆”内,其它区域未经许可请勿入内。
以上规定,请游客予以配合。

5个展厅勾勒南京水利发展脉络

南京水利展示馆建成于2008年9月,是一座全面反映南京水利发展历程的小型专业展示馆,面积约800平方米,展馆分为“序厅”、“南京水脉”、“历代治水”、“当代水利”、“未来展望”5个展厅,采用圆形与方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以传统平面图文与现代立体构件相结合的展示方式,通过展板、模型、多媒体、画册、实物资料、场景等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 这些问题,答案通通在这儿!answer
2000多年里南京共发生多少水灾?

西汉惠帝5年(公元前190年)至2008年的2000多年间,南京市共发生水灾241次,平均不到10年就发生一次水灾;明代以前,南京长江堤坝“不设防”,自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才开始兴建长江防洪堤防;南京建城史2700多年,为解决漕运问题,先后在长江两岸修建过9条运河,最早一条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开挖的“胥河”,位于高淳县境内,至今仍有5条还在发挥作用。至今,胭脂河、破岗渎、便民河、南河等5条运河仍在发挥作用。
用生铁铸造的“怪物”是什么?

一只外形像龙虾、身子像蜻蜓,长约半米,用生铁铸造的“怪物”是什么?这个动物名叫“爬虾虫”,上世纪80年代在高淳出土,是南京地区先民的“镇水神物”。其他很多地方都有用青铜、生铁铸造牛、狮、虎来镇水的,而像“爬虾虫”这种动物造型是我们南京特有的镇水神物!
林散之修水利留下“佳画”
1954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洪水,长江下关水位高达10.22米,是民国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大洪水使长江两岸堤防毁损严重,1955年春,南京动员30万民工,掀起大规模兴修水利热潮。时任江浦县副县长的林散之分管农业,他带领6万民工走上长江大堤,《江浦春修图》这幅画就是当时建设场景的真实写照。画面气势磅礴,人物众多,连林老自己也在其中,留下了一段书画大师与水利结缘的佳话。
展厅里还能看些啥?
序厅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平原,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是我国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踞。万里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两千多年来南京因水而美丽,因水而富庶,因水而拥有多彩的历史与文化。但由于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也因水而灾害频仍。正因为此,南京的历代治水与兴利除害、南京的现代水利也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精彩。
南京水脉

水脉是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人与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阶段留存的历史印记。水脉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河工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水脉是城市的血液,有了它,城市才有生命。
今天,让我们沿着这条生命之路,追寻着金陵大地上水脉演进的印痕,体会着源远流长的水的文化。
历代治水

南京市地形四周为低山丘陵,腹部较洼,长江由西向东横穿踞,背山面水,地势险要,属长江咽喉要地之一,被称为“六朝胜地,十朝古都”。“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
南京治水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起,劳动人民就开始筑堤围田、开河航运、分泄洪水、挖塘筑坝、蓄水灌溉、开濠护城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在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著名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间的胥溪河以及筑土御水的相国圩、三国的破岗渎、五代十国的“杨吴城濠”、明代的胭脂河以及栗山塘、草塘等蓄水塘坝、清代的朱家山河等。
这些工程巨大而成效显著,有的分泄洪水而使江河安澜,有的开濠护城抵御外侮,有的则以蓄水灌溉滋润良田而泽被后代。
当代水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水利事业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遵循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对市域内江、河、湖、库进行了系列的治理和保护。通过建设堤防、河势整治、挡洪闸为主的防洪体系,以翻水线、灌溉泵站、水库、塘坝、渠道为主的供水体系,以河沟、排涝泵站、涵闸为主的排涝体系以及由泵站、涵闸、河道等组成的调水体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来源:南京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