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标题下方的“郭诚有话说”关注我,经常可以看到精彩的图片和文字哟。
-----------------------------------------

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游客因为醉酒成性,粗鲁无礼和不会说当地语言而被评为世界最差游客,中国排名第3,位列俄罗斯之后,而法国紧追中国。日本和德国游客在最佳榜单上分居前二。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Expedia旅游公司对欧洲连锁旅馆的调查显示,英国游客因为醉酒成性,粗鲁无礼和不会说当地语言而在许多旅游胜地声名狼藉。英国游客不仅被认为粗鲁、肮脏、大嗓门,还被批跟美国人一样吃得多。(哈哈,美国人躺枪)
许多旅游胜地都开始在制止英国游客的粗鲁行为,违法被拘的英国游客人数也在增加。希腊罗得岛甚至设立了专门处理英国游客粗鲁行为的**局。但是,除上述恶名外,英国人也由于出手阔绰而受到旅馆欢迎,甚至还战胜时尚的法国人成为着装最佳的游客。
调查同时发现,美国人被评为嗓门最大的游客,紧接着是意大利人和英国人;法国、中国、墨西哥及俄国游客也被批爱吵闹和不友善;而日本人和德国人被认为是最安静的。同时,日本、美国和德国游客还被评为举止最得体的游客。
------------------分隔线-------------------
目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三,对世界旅游市场贡献超过7%,对中国团队游客开放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国家也已超过100个。不难发现,在一些“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
去年,有关中国游客在境外名胜古迹乱涂乱画、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等负面新闻可不少。第一位游客是来自中国的丁某某。当时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一幅有着3000年历史的浮雕上竟然刻着中文“丁某某到此一游”。这条微博立马被多次转发引发网友热议,最终发现乱刻字的是一名90后初中生。
“到此一游”的余波尚未散去,中国游客又爆出了“顺走刀叉”事件,同样让很多人感到哭笑不得:在新加坡机场,廉航自由席登机是不对号入座的,登机的时候,一群中国游客为了抢个好座位一拥而上,场面几欲失控,惹得“几个外国游客看得忍不住哈哈大笑”;用餐后,全团客人又要把不锈钢刀叉“顺走”,空姐劝阻无效后,领队一句“请你们不要给中国人丢脸好不好?”游客才不情愿地把刀叉拿出来。
一桩桩境外“丢人事件”发生后,不少评论相继指出需要静心反思一下,中国游客究竟怎么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出境旅游人数也急剧上升,“据国家旅游局预计,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7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出境旅游需求的扩大主要是因为财富人群的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高端消费者达到102万,较2011年增长6%。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增多,并被国际媒体加以放大报道,导致中国游客大多数以负面形象展现于世人。这些现象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要求我们宣传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寻找对策以提高中国游客文明素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一、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分析
观察别人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在被观察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海外旅游也表示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式习惯将一点一点的暴露在世人面前,中国游客在海外也就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象,也可以称为现象。
一是盲目消费现象。大多数出境旅游的中国人出手阔绰,据美国旅游业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在美出手最阔绰的海外游客群体。2012年,中国游客在美人均消费达7000美元,在所有海外游客中排名高居第一,这个数字比排名第二的日本游客多了2500美元。
《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显示,2012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额仍然领跑全球,且拉大了与第二名的差距,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费比例的24%。中国游客主要在专卖店或品牌零售商购物,珠宝和手表是首选。这些消费行为集中反映了国人盲目消费、奢华消费的群体现象。
二是漠视文化现象。随着中国游客激增给各个国家所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之外,中国游客在旅游时的“中国式习惯,也在同样备受诟病。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
此外,在公共场所,中国游客也经常忽略应该注意哪些设施是否可以拍摄,在外界看来,中国人不尊重他人隐私,不了解当地文化,从而导致国人海外形象受损。究其根源,是因为国人对当地文化、习俗的漠视。
三是道德缺失现象。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和电梯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这些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是出于基本道德修养的缺失。如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是站着不走动的在右边,左边则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不遵守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外国人看来显得缺少基本的道德修养。
二、造成中国游客国际形象不佳的原因
某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让中国政府颇为尴尬。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试图树立美好形象,并致力于成为一个有益于全球的新兴经济体,但种种关于游客海外旅游的负面报道仍然层出不穷,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不了解国外文化。很多中国游客出国了,却往往缺乏经验,不熟悉国外的规定和标准,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认为很平常的国内旅游观点和态度带到了国外,却不了解文化的差异也会影响民族之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在出国之前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只是觉得这里好看,那里好玩等等,忽略了在出国旅游前做好文化的预习和在抵达目的地时所应该注意的事项的重要性。
二是缺少自律的自觉性。中国游客的素质相对不高是因为海外旅行被人们普遍的认为是新出现的高消费行为,外出旅游会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在出境旅游购物时这种心理被极度的放大,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往往不能给人带来亲切的好感,由于中国游客在高消费的同时缺少对不道德行为的自律,从而引起强烈的对比,即“暴发户式的消费和“旅游暴徒的人格展示。
三是国际偏见的放大。必须注意到的是,中国游客海外形象不佳,很大程度上也源自国际社会的偏见。一是“内群体——外群体效应,即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会在不同维度上将面对的人类社会划分为属于“我们的群体和不属于“我们的群体,不但存在内群体偏爱,也就是从任何维度上看,都感觉自己的群体更好,而且认为内群体中的个体每个都不一样,而外群体则个个一样。
因此,外群体中的个案很容易被普遍化,这就构成了民族偏见的社会心理基础,即本土生活的居民认为入境旅游的游客们属于外来群体,所以很容易对此群体的所作所为进行普遍归纳。二是态度便携式判断,即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往往遵循包含情感成分的心理捷径。也就是说,只要先前认定为不喜欢的外群体,在消化信息时也常常趋于负面,即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游客素质低下。
三、改善中国游客国际形象的对策
海外媒体的种种负面报道,不仅引发了国内外的众多的关注和诟病,同时也深深的刺痛了国人自己的神经。这让我们深思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游客国际形象差,同时要求我们在找出原因后找到解决之道。
一是从个人思想上,要做到严于律己。要求每一位出境游的中国游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把自己的某些陋习带到国外去。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既要认真熟悉和严格遵守各国的相关法律和传统习惯,又要通过自身的良好形象向外国人展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的深刻变化。
要时刻想到,虽然旅游活动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行为却能代表所有中国人的形象,点滴的得失,可能换来国外民众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识转变。因此,不管身处国外何时何地,任何言行都要三思而后行,才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二是从宣传教育上,要加强境外旅游指导。改善中国游客的形象,还是要从教育宣传抓起。“养成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所以,要立足抓好全民的基础道德教育。一是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强文明行为教育,加强德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倡导文明行为,凝聚正能量,展现正形象。三是宣传部门要制定颁发《境外旅游指南》,详细列举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禁忌等,方便国人提前了解,促使国人自觉了解。
三是从民族道德上,要引导树立代表祖国形象的意识。当我们作为中国众多游客中的一员,以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形象和气质出现在外国人面前时,我们应该知道尊重他人的风俗和习惯,我们同样也才会赢得应有的尊重。因此,要引导国人从内心树立一种代表国家形象的意识,引导国人从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做起,在国外旅游的每时每刻都要记得当好自己的“国家形象大使。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和国家地位的提高,将会伴随着国民总体素质的同步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和国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这些问题会慢慢得到改善。

郭诚,微博:@行者橙子
80公升公益驴友团队发起人,代表作:《我们好像在哪见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注:目前公众微信真的是我一个人在管理,如果喜欢的话,请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更欢迎大家关注我呦。
微信号:guocheng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