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塔影桥边,寻找旧时光的源头

  

  作者:华致中,苏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园林爱好者。现居苏州。文中配图均为华先生所摄。

  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绝岩纵壑,茂林深篁。秀山景点如玑,历史古迹众多。其中,凌跃于环山碧流上的塔影桥,虽不起眼,却是堪称一绝。

  

  入庄严正山门,迈花岗岩铺砌的海涌桥上举目四望,山峦苍翠层叠,环山清波蜿蜒。循河东远眺,透过万翠莽丛深处有一石桥静卧。那月牙形桥洞倒映水中,间或迎来舟橹穿梭,或飞鸟击水,其幽邃风雅之魅,让人驻足留恋。

  

  走进虎丘多少次,可谓数不胜数。无论履湿春秋晨露,还是恰逢夏冬夕照。我抑或于山道观赏桥姿,抑或踽行桥堍蹀躞;抑或倚栏趣端石狮,抑或坐船穿越领略;更多时日,则是在芳草涧流之氤寂中,临风怀古石桥遗韵的悠悠浅唱。时光倒流,清嘉庆三年(1798),知府任兆炯建白公祠于蒋氏塔影院遗址,门首筑拱形青石桥。有“形如半月,势若飞虹”之誉。桥上专镌楹联增辉,西为“路入香山社,人维春水舟。”东曰“横波留塔影,跨岸接山光。”道出了流水小桥南接祠院,北枕翠丘的诗情意境。

  

  如此,我每每徜徉萋萋绿荫桥畔,聆听鸟鸣林涛天籁。那塔影桥苍远厚重的感觉,总会在心底油然滋生。……屈指算来,此桥始建至今已沧历二百余年。后代虽经修缮却古风依旧。一水之隔的南岸,便是曾经的塔影院、白公祠、后为靖园(李鸿章祠),建国后辟为虎丘中学。旧时相通联为一体,自改为幼师便隔断了。日前耳闻该校欲迁,回归故园旧貌。若属实当是古桥之幸!

  

  那天又临石桥拾趣,择邻近石凳小憩。忽然想到,塔影桥正史有载,野史流传亦有趣。相传吴王夫差携美人西施,常到这里游览,双双倩影倒映水中。后来山上有了塔,塔影倒挂水里,遂名塔影桥。此传说当然经不起推敲,但坊间茶余饭后美谈,倒为小桥平添了几多缱绻情调。如今塔影桥,因山上茂林遮挡,早已看不到塔影之景。但我似乎灵感,只要淡定地在心蕴中寄托“天虚塔欲浮”之美好臆遥。“暮棹寻烟山幽,流水栖鹭绰约”的另番意境,也足以令人留恋忘返。

  几度夕阳红,石桥依然在。塔影桥,虎丘长幅画卷中的一颗明珠!

  华致中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