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汽车抵押贷款投诉情况统计分析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2016年一季度,宁波汽车抵押贷款186-0587-7727杨,江东区中兴路279号,宁波最低利息,不看征信、不用押车,外地牌照也可以,当天放款,最快一小时到账,鄞州、北仑、余姚、慈溪都有分店,微贷网,全国180多家门店,共接到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有效投诉10725宗,环比2015年四季度增长11%,同比2015年一季度则增长了4%。本季度投诉共涉及123个汽车品牌的499个车系,环比减少9个品牌10个车系,而同比则品牌不变,增加了21个车系。

  从2016年一季度投诉数据看,一月份接到投诉3545宗,二月份接到投诉2770宗,三月份接到投诉4410宗,受3.15影响,三月份投诉量呈现巨速增长之势,超出二月份59%。

  转向系统质量投诉分析

  2016年一季度数据报告显示,在转向系统投诉中,异响类投诉依然占据投诉榜首。涉及到车辆行驶安全性的故障转向系统失灵占据转向系统投诉总量8.7%,望厂家能以消费者为本,努力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国产车在转向系统投诉量中占比51.8%,表现最好的是日系车,占比4.2%。

  二、2016年一季度转向系统投诉问题及故障解析

  2016年一季度,转向异响问题依然最为突出,且从投诉排名的前五位来看,合资品牌占3席,自主品牌占2席,其中东风日产投诉量最大。在车主反映的问题中,天气寒冷时打转向会听到方向盘下方处出现异响,这种现象可能更多地集中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但到4S店后有可能异响问题消失,造成故障难以判断。除此以外,助力泵故障也是较为高发的问题,其中自主品牌有部分车主反映,转向时出现类似“嗞嗞”、“嗡嗡”等声音,与转向助力泵及转向电机等部件有关。目前,部分车主已更换转向助力泵,但一想问题依然未消除。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传统汽车集团的战略转型之年。北京车展期间,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分别公布了各自的“十三五”战略规划。加上已在去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发布“十三五”规划的广汽集团,六大国有车企未来五年的发展路线和销量目标已基本呈现。

  参照“十二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各企业基本对“十三五”规划的整体销量进行理性调整。与“十二五”规划对比,六大集团的“十三五”规划显示,除了将继续加大自主车型开发外,加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布局将成为他们新的聚焦点。

  加快布局新能源和智能

  一汽集团在“十二五”规划时的战略重点是加速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一汽集团的战略目标是成为质量效益型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加大。按一汽集团的“十三五”规划,期间预计投放50款产品:19款新能源汽车产品,11款乘用车,8款商用车。

  一汽集团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到全国15%的市场份额,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此外,一汽集团“十三五”技术创新目标为: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品质以及高效益。

  与一汽集团不一样的是,东风汽车在“十二五”规划时就已提出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两手抓。进入“十三五”时期,东风公司将在新能源汽车、汽车金融、自主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国际化能力、智能互联等10个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致力于成为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

  东风汽车的目标是经营规模将达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万辆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18%。

  上汽集团在“十二五”规划中除了注重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发、海外业务拓展外,还提出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左右的目标。

  按上汽集团“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力海外市场,提高集团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其战略定位是从主要依赖制造业的传统企业,转变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汽车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未来5年,上汽集团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到新能源领域,投放3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60万,树立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地位。同时,该公司还通过互联网汽车的研发,重新构建传统的汽车业务链。

  长安汽车也早已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据悉,按照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所有销售的汽车中能够占30%。

  “十三五”期间,北汽集团的目标是在新能源汽车攻克关键领域,实现“整车电动化”的新突破。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50万辆。北汽集团将向创新型和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视为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围绕新能源、自主双品牌、国际化、智能化四个大方向发展。

  广汽集团计划在2020年240万辆销量目标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万辆。

  政策推动六大车企转型

  六大汽车集团“十三五”规划的亮点均在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实际上,这既与国家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相呼应,又与国有汽车企业内部的战略转型息息相关。

  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作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的汽车行业,其中,智能汽车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的重要支撑,代表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此前,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相继出台,政策利好促使国内不少汽车企业推出新能源汽车。从“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新创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加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

  此外,2020年车企生产的乘用车燃油消耗标准(平均油耗)必须降至5.0L/100km,新能源补贴退坡将幅度大增。在此情况下,六大汽车集团的举措也算未雨绸缪。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也是其战略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国有汽车企业正面临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企业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国有企业如果掌握其核心技术,就可以在新的领域开辟疆土,占领主导地位。

  不过,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纯电动汽车方面,国内汽车企业需与欧洲的纯电动汽车竞争,国内新能源骗补现象也对此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日本汽车企业的混合动力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加剧。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充电基础建设、电池寿命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硬伤。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可能淘汰那些低配置的劣质新能源汽车,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更环保、更有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

  由此可见,加快新能源技术和智能联网技术研发的投入已迫在眉睫。现在流行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或者汽车企业的强强联手,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成为汽车企业一决高下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