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要做实力派

  原标题:本土品牌要做实力派

  “别看我们销量这两年才开始发力,为实现这一切,从研发开始,我们埋头苦干了十年。”今年北京车展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如是说,这也是对业内流传的“本土品牌运气好”的一次强有力回击。

  现在的本土品牌就像是“勤奋的聪明人”,比大多数人都聪明,都勤奋。本土车企的勤奋让合资对手都感受到压力。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在接受采访时坦诚,在车展上明显感受到本土品牌的进步,“两三年前就预见到小型SUV这个热潮,并迅速付诸行动。”

  本届车展,与SUV一样成为焦点的还有新能源车。一汽长安、上汽、吉利、奇瑞、长安等,都在推需要充电桩的纯电动和插电混动。采访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合资车企的犹豫,不是对于混动,而是纯电动和插电混动。问题出在制造成本上,仅电池一个环节,1千瓦时约需2000元,10千瓦时便是20000元。去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暴利是基于国家和地方高额的补贴,此后,补贴将逐步滑坡。

  合资车企的“犹豫”,在本土车企眼中,便是“机会”。不过,本土车企没有因此掉以轻心,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的研发,争取短时间内掌握“三电”技术,并进行一系列包含高寒高温严峻条件下的安全测试。“别人去年造新能源车挣大钱,传祺反而倒贴一个多亿。我们并不笨,别人能做,我们也能做,只是不去做。”“纯电动车的安全性比起传统车还要重要,不能掉以轻心。”吴松说。

  广汽传祺和吴松只是本土品牌一个缩影。不可否认,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有三分之一的汽车品牌出局。其中,大部分会是本土品牌。没有关系,毕竟努力过,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有留下自己的印记。就算倒闭,未来也有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宝沃——乍一听是德国某个高大上的新品牌,真实身份是已经消亡一段时间的品牌,被北汽福田拿下,包装后推出,实打实的本土品牌。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