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如何给美国人做中餐

  文/风铃 图/fotolia 编辑/万升洋

  因天气原因,所有小学生不得不放假在家,Raven一家有幸偷得一天假期。中午,邻居小麦来找宝儿玩,两个小子两家乱跑,吃饭时间,小麦邀请宝儿去他家吃,因宝儿生病未完全好,我不同意。小麦转而要求在我家吃饭,并提出上次的饭好吃极了,嘿嘿,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上次请客的尴尬经历。

  有心人总能得到机会

  没出国时,Raven在自己家、姐姐家的厨房里得到过无数次表扬:菜切得很不错,碗也洗得很干净!至于厨艺……貌似没有人愿意让我动手。来到美国以后,零厨艺的Raven十年下来基本逐渐自学成才,尽管有一般自学成才的人的通病:经验很少,技术不稳定,过分相信书本,不过要求不高的话绝对养得活自己和宝贝。可惜 Raven的自信没有影响到宝贝爹,每当家里来客人,人家总是叮嘱我:“您把菜洗好就行,别的还是我来就好!”这让 Raven觉得很没面子,总想找机会露一手给孩子爹看看:别太小瞧人了!

  有心人总是能找到机会:寒假的最后一天,孩子爹突然要加班,家里就剩了我娘仨,Raven于是计划给孩子们中午做包子吃。大清早我就起床和好面,又把馅儿拌好。等着发面的功夫,对门的小麦过来要跟宝儿玩。小麦是个8岁的大眼睛美国小男孩,我们刚搬来不久他就跟宝儿对上眼了,两人一块儿打球,一块玩游戏,感情很好。半年前小麦还请过我家宝儿去他家吃饭,Raven一直想着要回请人家一下,但苦于中美饮食观念,习惯等等的不同,还真不知道请人家吃什么好。这会儿我忽然灵机一动:正好吃包子!我对自己的面点水平很有信心;做包子不需要很费功夫,馅里面有荤有素,不需要再准备菜;更何况一般的老美对中国的面食包子饺子都没有抵抗力;吃包子不需要用筷子,用手拿着就可以啃。越想越好,于是我就跟宝儿说让他请小麦到我家吃中午饭。宝儿高兴极了,貌似这是头一次他出面邀请小朋友来我家吃饭呢。

  大厨的尴尬

  正当大厨雄心勃勃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忽然觉得两个小时前发的面似乎还不是很到位,记得两年前最后一次发的面比这个要软一些,发面后的体积似乎应该更大一些。Raven赶紧上网仔细看了一下发面步骤,觉得发酵的时间肯定是够了,再说重新发面也不可能,于是开工:做包子其实就是拌馅和和面耽误时间,真正包起来很省事,很快一切就绪上锅蒸上,然后打理餐桌:铺上孩子们喜欢的餐桌布,放上卡通的一次性盘子和塑料刀叉,叠好纸巾,摆上鲜榨的葡萄汁,再端上一盘切好的新鲜橙子,嘿嘿,小孩子吃的是颜色与气氛,瞧瞧,简单的布置一下,请客的意境一下子就出来啦,看看时间正好,关火。然后Raven 笑眯眯地带着贝贝去邻居家把那对玩的正开心的孩子接回家吃饭。

  进了家门,小麦的妈妈先跟我确定是不是要请小麦吃午饭,我这才想起 ABC果果妈叮嘱过的:请美国孩子来家里玩,需要家长之间通气,约时间,绝不能仅仅凭小孩子的一句话而定下来。Raven非常不好意思的道歉,正式向小麦妈妈提出邀请,好在我们很熟,小麦很痛快的答应下来,我就领着3个“小萝卜头”浩浩荡荡的回家了。

  开锅后的幸福

  看得出来3个孩子都很兴奋,小麦很懂礼貌,一见面就感谢我请他吃饭,还很关心的问我吃什么,但突然我发现自己又犯了第二个错误,还是果果妈提醒的:要问孩子家长小家伙有没有什么过敏,吃东西有没有忌讳,没办法赶紧亡羊补牢,问问他吃不吃猪肉,有没有宗教上的问题,相比之下,小两岁的宝儿则显得幼稚的多,蹦蹦跳跳的跟着,同时还不忘告诉小麦自己的妈妈会做最好吃的饭。Raven一边安排他们去洗手,一边开锅准备把热腾腾的包子端上桌。

  这一开锅,Raven傻眼:不知道哪个步骤出了问题,一锅本该是白胖胖的发面包子变成了又黄又硬的死面包子。这怎么办?看看在餐桌边上唧唧呱呱兴高采烈等着吃饭的孩子们,Raven愣了3秒钟,一咬牙,不管它,端上去,就当我做的是烫面包子,我就赌这个美国小家伙没吃过正宗中国包子!

  别说,Raven拌馅的本事一流,那四溢的香气首先征服了3个小朋友。小麦小心地用刀叉把包子大卸八块,尝了一口,然后放下餐具,很认真的跟我说:谢谢您,这个非常好吃,我很喜欢!望着满眼真诚的小家伙,Raven还真是很心虚地惭愧了一把。赶紧谦虚了一下,同时欢迎他来我家做客。这时我再转头看看我家宝贝,宝儿还好,有自己的朋友在,心思不在吃上,唧唧呱呱边吃边聊,浑然不在意口味。贝贝就不成了,吃了一口后,整个一苦瓜脸,看着妈妈,还好没有说出“不好吃,味道不对”之类的话,开始低头猛喝果汁,吃橙子,就是再也不肯动手把包子往嘴里放啦。

  就这样,Raven版的“烫面”包子居然也被娃娃们吃掉了一笼,水足饭饱之余,小麦站起来再次感谢 Raven家的好吃的午饭。榜样面前,我家宝贝居然也有学有样,甜腻腻的给妈妈一个拥抱,谢谢妈妈,然后才跑到客厅玩游戏。呼!我这才暗自松口气:还好,3个娃娃都吃的很满足,幸福啊!

  本文发表于《Future出国》杂志,与我们互动请添加微信公众号:futurechu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