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公平教育,力促性别平等-专访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国别主任汤竹丽
她们享受教育,她们从事农业,她们是工厂工人,是公司CEO,是科学家,是医生……作为占有世界一半人口数量的群体,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促进性别平等和保护女性权利的工作依然十分紧迫和必要。作为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的主任,汤竹丽(Julia Broussard)女士与《出国》杂志分享了她对实现公平教育,以及保障女性其他各项权益的真知灼见。

联合国促进女性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署(简称“联合国妇女署”)是联合国这个大机构中的一个年轻机构,它整合了联合国秘书处的两性平等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提高妇女地位司、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和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的任务和职能,于2010年7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2011年1月1日正式运行。联合国妇女署的宗旨是创建一个没有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任何歧视的社会。
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简称“消歧公约”)、《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千年宣言和千年发展目标》和《巴黎援助成效宣言》为行动纲领,联合国妇女署在中国的工作最早在1998年以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形式开展,主要围绕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女性领导力和活动参与、经济权利、国家规划和预算编制这四个方面进行。
为不断保障争取妇女权益发声
长期以来,作为占有世界一半人口数量的群体,无论是在教育、就业、经济活动参与等各个领域,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之中。在汤主任看来,女性长期受到不平等对待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历史原因则是对力量的需求使得社会对男性更加重视。通过力促性别平等和保护女性的各项权益,汤主任表示能帮助保障所有人的权益,同时实现世界的和平、繁荣和经济发展,而这也是作为国际联盟的联合国的终极目标。“有大量研究表明,当女性被赋予权利的时候,当她们获得更多教育和工作机会时,一个国家的GDP会上升,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当社会给予女性更高的价值和重视时,这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和平,帮助改变人们关于竞争等问题的看法。”汤主任说。
Tips: 尽管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然而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在社会中仍然存在。
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在中国0-26岁的人中,男性比女性多3400万(2010年人口普查)。7%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全国妇联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10年)。农村女性平均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6%(全国妇联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10年)。在工作日,女性的总劳动时间为574分钟,男性为537分钟。在休息日,女性的休闲时间为240分钟,男性为297分钟(全国妇联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10年)。
汤主任表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女性的权利在很多方面都在法律层面得到了明确和保护,然而,没有一个关于“性别歧视”的清晰定义使得很多有利于促进女性权益的法律法规无法发挥其作用。以女性求职就业为例,尽管《妇女权利权益保障法》中明确了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法律对“性别歧视”做出定义,要判断用人单位是否违反了该条款从而帮助女性获得她们应有的利益也就无法可循。汤主任表示,这一问题使得作为《消歧公约》缔约国的中国在推广妇女权利保护的努力方面障碍重重,而中国也需要在今年10月份向联合国消歧委员会报告其在明确定义工作上的动态。
消除家庭暴力是重要任务
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曝出李阳对其实施家庭暴力的图片,引起社会舆论哗然。2013年,法院认定李阳家暴成立,为该事件在法律层面上划上了一个句号,但却将中国家庭暴力的问题再一次引入了人们的讨论之中。在过去十年里,消除家庭暴力一直是联合国妇女署工作的重点。汤主任表示,在她接手联合国妇女署在中国工作的日子里,中国在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方面有了很大改善。通过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其他保障女性利益的集体合作,一项关于家庭暴力的草案将会被提上下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日程。
然而,在汤主任看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看法。一项数据表明,25%的中国女性认为家庭暴力可以被接受,同时如果她们犯了错误,丈夫可以对其使用暴力,而男性持有该观点的比例则更高。这样的数字令人感到担忧。她指出,由于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可以在很早期的时候形成,在有家庭暴力存在的环境下生活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在长大后变成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或者受害者。如果不改变一个人对家庭暴力的看法和态度,那么这个严峻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联合国妇女署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放到了年轻人的身上。汤主任说:“更多的接触青年男女、青少年,提高他们对家庭暴力的意识并帮助他们了解暴力并不可取。”这些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公平是发展基础
1995年9月,来自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们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承诺为保障妇女和儿童的人权、赋予妇女权利和提高妇女地位采取行动,并为此列出了12大关切领域,女性的教育机会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中国女性的非文盲率为93%,这在汤主任看来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数字,这意味着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经在性别平等方面,特别是男女共享平等教育机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联合国内,保障妇女和女性儿童享受公平教育的工作主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完成,而联合国妇女署在教育方面的工作重点则是在成年女性的教育培训和向政府呼吁性别平等问题上。但是在拥有哈佛大学教育学学位的汤主任眼里,确保女性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她认为,平等教育是女性获得在未来职场上平等就业权利的基础,可以帮助改善她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同时“当女性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后,她们的孩子也会有更好的未来。这些孩子们会有更健康的身体,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也不会过早的结婚。教育可以造福我们的下一代和世世代代的女性们。”汤主任说。
同时,教育平等对于鼓励女性学会保护自己从而主动解决性别平等这一长期存在问题至关重要。她表示:“如果不接受教育,这些女性可能不会知道社会上会有针对她们的歧视发生,不会清楚她们和其他女性都会受到伤害,也就不会明白她们也有义务帮助维护女性的全部权利。”在改善性别平等问题上,汤主任强调改变年轻人的想法是联合国妇女署工作的关键。“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主意和想法,所以我们认为,多接触年轻人,向他们传递性别平等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让他们了解为什么性别平等对个人和社会都很重要,了解一个没有了暴力和歧视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了解现在的年轻男女的观点是怎样的。”

鼓励更多女性走向理工科职场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颁布,这被看作是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促进公平教育,完善教育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作为《意见》的一大亮点,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且高考成绩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和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选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组成。
取消文理分科,这样的消息对于通过教育公平从而实现就业公平的目标或许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汤主任指出,尽管目前中国女性的非文盲率达到了93%,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甚至可以和男性享受同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这一数字背后所隐藏的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职业隔离(Job Segregation)并不应该被遗忘。
由于传统的高中文理分班制度,女生适合学文科、男性适合学理科的观念普遍存在。“实际上,有一些女孩可能非常擅长理科,而一些男生更合适学人文学科,如果女生想选择一个非传统意义上女性适合的领域学习,她们通常不会得到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如果她们想成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或者宇航员,她们的家人、老师或者生活圈子会告诉她们‘不,这对你来说太难了。’”
来自社会的压力直接导致在理工科行业中缺乏职业女性的身影,而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汤主任看来,女性可以为理工科行业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很多研究表明女性会比男性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周到一些,所以她们可以在有着优秀的职业科学技术的同时掌握优秀的交流沟通能力。然而男性通常都只能看事物的一面,因此他们可能就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然而因为在很多工作中你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技术专业问题,所以雇主会更加青睐那些有周全思维模式的人。”提高女性参与理工科的学习和工作不仅能提高她们的经济水平,还可以提高她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除了职业隔离问题,女性在就业上与男性的差异还表现在他们的工资水平上。汤主任提到,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上大学,享受高等教育,但是她们在毕业后仍会受到雇主基于性别的歧视。除此之外,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人均收入都在增加,但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却在逐渐加剧,2010年的男女收入差距甚至比1990年还大。在中国努力实现教育平等、就业平等的今天,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信号。汤主任表示,提高政府和私营企业在招聘活动中性别平等的意识是解决就业歧视的重要一步。
启动开展更多新项目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性别平等报告显示,中国香港在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5,而中国大陆排名第91,属于中等水平。在汤主任看来,这样一个数字意味着中国还需要为实现性别平等做出更多的努力,呼吁政府给女性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以及解决性别收入差距是联合国妇女署的重要任务。同时她指出,“找一个有钱的老公”是目前中国女性中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但这些女性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观点会损害她们的自身利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女性会失去自己的独立经济主权,而这一点非常容易导致她们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对此,汤主任表示女性应该学会让自己独立,这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她透露,联合国妇女署会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合作,即将在湖南、四川和甘肃的三个试点县展开第二阶段的消除家庭暴力的项目。同时针对在杭州、浙江一带工厂工作的外来务工女性,联合国妇女署已经开展了针对她们平等就业的项目。
同时,汤主任表示,由联合国妇女署管理的中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已经选出了今年要资助的性别平等项目,并会在接下来进行实施。中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项目在联合国社会性别主题工作组的支持下成立,于2004年建立。10年来,它为中国的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及学术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资助创新型的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或是为将社会性别问题纳入中国发展政策和规划中而开展的倡导和对话中。到目前为止,该基金已资助了44个项目,内容涵盖从反对家庭暴力、社会性别和气候变化,到女性的平等就业等问题。
本文发表于《Future出国》杂志,与我们互动请添加微信公众号:futurechu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