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不久的文章《愿我的孩子上学时不要那么累!一位教师老爸的夙愿!》中谈了很多我对中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担心。今天了解了一下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对比中美两国的教学目标,真的是天壤之别。从此看来,中国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是把美国小学生比下去了,可是这样就算胜利了吗?看看美国的高等教育,远远超越了中国。超前学习的害处不仅在于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剧了孩子的学习负担,更制约了一个国家人才的发展。

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稚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
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
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
2.一年级
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
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
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3. 二年级
会读、写三位元数的数位,从随意取的五个数中,能够从小数到大或从大数到小;
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英寸或厘米等度量单位测量长度,看懂钟表上的时间;
学会用图片和资料来表达,理解不同职业的谋生方式;
开始写读书笔记或日记,学会写总结,懂得区别诗、散文、小说、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了解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区别;
4. 三年级
学会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
能够从周围的环境就地取材,搜集、组织材料,明白青蛙、蝴蝶、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生命演变过程;
懂得如何使用字典;
能够明白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书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善于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5. 四年级
能通过地图、照片、图表来解释世界上各地区气候的不同;
学会写正式、非正式,以及朋友间的书信。
6. 五年级
会列、读各种表格,熟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系统和资料进行研究;
通过做笔记对各种资讯进行比较和综合;
开始撰写非虚拟的报告和五段体式的短文;
公立学校开始进行毒品抗拒教育;
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譬如科幻作品、传记等。并着手自己写传记;
懂得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门别类,能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构思、背景、人物塑造、表达方式、语言艺术进行评论。

美国学校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即使别的方面很差),女生们了若指掌,趋之若鹜。而在美国生长的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却如属家珍。

为了避免失去友谊,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拒绝去荣誉班,甚至故意在考试中失手,变得和大家一样普通。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比成绩重要多了。没有朋友,独来独往,形单影只会变成他们的噩梦。
培养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收集材料,去思考和完成命题,而不是死记硬背,是美国与中国教育的差异所在。
两种教育体制下的差异
中国留学生来美读博士,凭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留学生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的课题,中国人往往没有美国人那么富有创造性。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和训练不同便显出明显差异。中国人只习惯于在一个规定的框架里去施展本领,一旦没有了规矩,失去了指导,不见了原有的常规参照系统,对美国人来说是获得了自由,而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丧失方向感、无所适从的恐慌与茫然。
(内容整理自:河北新闻网)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号:爸妈堂,免费订阅《爸妈堂(亲子微刊)》——每天免费收看精彩育儿文章,还可免费咨询教育和育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