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说深圳有很多用心去默默引导孩子、呵护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好班主任,“我是班主任”栏目就是一个展示深圳班主任工作风采的栏目。欢迎班主任投稿,也欢迎家长和同学们多多关注。这一期介绍的是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班主任樊北溟老师通过一节班会课,真正“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心里想说的,家长真的有静下心来去听一听吗?
一周十六节课,时间在忙碌中飞逝。难得周末,却觉得无限疲累。随意翻阅手边的诗集,焦灼的心情总算平复了许多。诗歌总能给我带来持久的温暖与慰藉,是真正的心灵的救赎。其中一首纪伯伦的《致孩子》,引发了我的思考。
致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这首《致孩子》,其实是致给那些子女终将远离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真如龙应台所言,是一个“目送,不必追”的距离,如果成长的喜悦必然掺杂着终将远离的痛苦,那么陪伴的价值、亲历成长的意义便显得尤为重大。

期中考试结束以后,我们召开了第二次家长会。我把家长会的主题定为:“沟通、交流、合作——我们一起成长”,我想借此机会,真正搭建一个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坦诚沟通的平台,让学校见证学生的成长,也希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关爱不缺席。真正的合作是建立在坦诚沟通的基础上的,我希望通过交流和互动,达成教育理念上的一致,互相分享经验和心得,真正达成家校共营与家校共赢的目标。
为了准备这次家长会,我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我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把最想对家长说的话写下来,最终由我汇集起来,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家长。本以为他们会借此匿名发表看法的机会,开启强力吐槽模式,细数家长的种种“罪状”,但没想到收上来的作业却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有的学生反感说教,认为家长所说的道理只是理论上行得通,现实中却无法实践;有的学生厌倦啰嗦和唠叨,认为家长说得再多,不如言传身教,他们明确表达了对家长能够以身作则的期待;也有的学生希望家长能多为自己保留一点私人空间,不要任何事情都刨根问底,更不要以成年人的看法和方式过多的干涉,他们希望家长能对自己再多一点信任,遇事能让自己尝试着独立处理;更多的是温情满满的,他们借助匿名的形式,向父母表达真诚感谢和浓浓的爱意……看完这些学生写给父母的话以后,真的不敢再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己“刚毕业、与学生共同话题多、代沟少”了。
其实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细腻、更有主见,同时他们也更敏感,更渴望信任与陪伴。所以也无需妄谈理解和懂得,他们更需要的是体谅与陪伴。课下,我也与许多学生结成了朋友式的友谊。但我们之间同样保持了亲密的疏离、默契的尊重。学生不愿意说的,我决不刨根问底。事实上,给彼此一个自由自主的成长空间,反而能收获更多的信任。

另外,如果时刻想着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就不会只盯住成绩和排名,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事实上,成长的意义远大于成功,但这需要家长抗得住外界一贯只以成绩论英雄的压力、忍得了青春期沟通环节出现的误解和愤怒,站在爱的出发点上,包容和理解。同时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不仅关心成绩提高,更关心能力的提升以及孩子在校园中是否能快乐的成长。
综合前两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上的问题。他们不善于合理地规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并且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在日常教学中对具体的方法进行了渗透。同时,我还极力呼吁,希望家长真正走近孩子,与孩子倾心交谈,细心体察他们的情绪,并且不要把自己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传递给孩子。事实上,成长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压力巧妙地释放,如何转变心态,坦然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负面情绪并不是洪水猛兽,有效地释放和化解,或许更能助力学生的成长。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是我目前班级工作的重点。
通过交流,我觉得不光是学生,家长也对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极度地焦虑。揠苗助长的故事都听过,无奈世间的道理总是知易行难。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家长的定力,更需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附几则学生交来的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收到这些纸条的同时,仿佛也收获了学生对我厚重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样本,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妈妈,我希望你能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是为自己而生活得更轻松;爸爸,我希望你能多关心我的学业,能赚很多很多钱。” “不管考好考坏,签名的时候爽快一点,表情不变,语气不变。” “希望老爸老妈以后能对每件事更有耐心一点, 能听进别人说的话 specially me。” “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说,今天终于决定借着大樊的嘴巴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你们辛苦了!” “早上叫我别太残暴,让我缓一缓再起。” “希望爸爸妈妈能多听听我的建议,平时不要那么固执己见,不要说我的理由就是借口;他们的多少借口都是理由。” “我想让爸爸妈妈多点和我沟通,我一回来都没时间和他们交流,一回来他们第一句话就是做作业,做完作业他们就睡觉了,我们逐渐产生代沟(悲哀呀!)” “何为朋友?理解并尊重对方选择的人才是朋友。你们总是说我不把你们当朋友,很多事情都没有告诉你们,但就算是朋友,也会互相有所隐瞒。你们都有自己的隐私,自己的秘密,那我为什么不能有?”
作者: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 樊北溟老师
原标题:《教育需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原文略有删减
如果你觉得不错,请记得点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