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工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头戏,也是中国制造的决胜地。为了在世界高等教育之林中保持重要性与竞争性,即便是一所领先的大学也必须重新定义、重新包装自己。哈佛工科的复兴之路又能给中国高校带来什么启示?
你所不知道的哈佛工科历史
当你想到美国的工科院校时,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这些名字会一直浮现在你脑海里。在这些学术机构中,没有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是哈佛大学。在美国,哈佛大学或许永远是最好的大学(有时哈佛大学会输给普林斯顿大学,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评比技术性的输掉”而忽略掉),可大多数人并不会将哈佛大学与强大的工科相提并论。因此,如果我告诉你哈佛大学的工科有着辉煌的历史,曾拥有美国最棒的工程和科学学院,你或许会非常惊讶。
1847年,美国内战尚未开始,工业化浪潮尚未袭来,白炽灯泡尚未被发明,马萨诸塞州的实业家、企业家艾伯特·劳伦斯捐赠了5万美元,用于在哈佛大学内筹建劳伦斯科学学院。在当时,劳伦斯的捐赠金额巨大,捐赠领域也很不寻常,因为当时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几乎没有正式的高级研究机构。尽管劳伦斯并不是哈佛校友,可他是教师们的好友,并认识到了工程与科学的重要性,这些可以从他的声明中找到证据:“我们能把那些想要投身于科学实践的人送到哪里呢?我们国家到都是实干家。勤劳的双手已经准备好用坚实的材料来创造;智者要在哪里指导这些勤劳的人呢?”简言之,劳伦斯希望这所学校能够培养远见卓识者与领导者,他们不仅能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完成任务、带来丰硕的成果,还能够创造新理念并进行改革。到19世纪末,劳伦斯科学学院很快发展起来,它的声誉也在全美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
工科百年:从衰落到复兴
然而随着20世纪脚步的临近,两大因素导致了劳伦斯科学学院名声的衰落:后起之秀麻省理工学院的成长和在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在任期间劳伦斯科学学院的发展不确定性。或许没能认识到行政分离的高级科学研究院的价值与重要性,艾略特校长尝试将劳伦斯科学学院并入麻省理工学院,可并未成功。到了1906年,该院的科学与工程项目与哈佛大学内的文理学院、本科学院和研究生院合并。尽管劳伦斯科学学院不再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它仍为哈佛大学留下了工程和应用科学领域的高素质、广受好评的教师队伍和研究架构。可是,在20世纪,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声名与影响力迅速扩展,在人们的认识中,哈佛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早期领导作用已经消失。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百年。到了2007年,早期的劳伦斯科学学院以“哈佛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形式重获新生。在此之前,工程科学归属于“工程与应用科学部门”(DEAS),由文理学院管理。而现在,预算、沟通、财政、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物质资源、科研管理、教学实验室和管理规划都已分开。为什么哈佛大学做出这样一个关于建立行政独立的学院的重要决定呢?SEAS给出了清晰的答案:“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对于哈佛大学来讲,为保证它始终是高级别、具备全球视野的教育机构,学校必须拥有工程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优质项目。”
不过SEAS并不会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运营。哈佛认为,对于SEAS来说,与自然科学、艺术、人文学科以及法律、医学、商科、政策与设计等专业领域建立联系很有必要。这种多学科的能量是学院大视野的精髓:“通过研究与学术,我们会创造出连接哈佛大学与下一代全球领导者教育的桥梁。通过管理工科与应用科学,我们将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种展望不仅折射出了在劳伦斯科学学院时期,艾伯特·劳伦斯发出的声明的要义,也反映出当前哈佛大学在领导力与解决全球问题的使命时的洞察力。这种展望以工程学为中心来实现。就像所有的冒险一样,精准的定位是长期生存的基础。SEAS在哈佛大学和其他美国工程学院中的定位已经很清晰了。它并不尝试与其他技术或工程大学直接竞争,而是在一所世界级文科大学中打造出独特的世界级工科研究与学术门类。在美国,几乎没有文科高校拥有足够的资源来建设出如此独特而大胆的工科。
SEAS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它的视野。它选择只关注如下研究领域:应用数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学院强调,SEAS不会建设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核工程、海洋工程、采矿与石油工程这些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更适合“像麻省理工学院或是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大型工程院校”,同时哈佛大学还抨击着这些工程类大学,表示这些学科属于“上世纪的技术”。SEAS通过将自己定位在完全不同却刚刚连接起的领域,明智并清晰地将自己与那些潜在竞争者们划清了界限。这种方式是将智能商业的市场定位手段应用于学术方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领域,哈佛大学继续在思想上和速度上超越着其他高校。
“T型”个体培养
另一个SEAS的特殊之处是它专注于培养“T型”个体。你或许会挠着头问什么是“T型”个体。“T型”个体就是那些掌握了自己学科领域的同时,还在跨学科合作中表现出色的人。与之相对的是“一英里宽但只有一英寸深度”的人,他们或许懂一些其他学科,可是没有什么知识深度。SEAS通过在课程中设置大量交叉学科,让学生有机会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解决更广领域的问题,来完成“T型”个体的培养。SEAS院长彻丽·默里正在努力地在哈佛大学推行这一教育方式。默里院长本人就是“T型”人才,作为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她在光散射、软凝聚态物质和复杂流体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极其成功的专业人士,她监管着贝尔实验室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众多科学产品和设备的研发,领导着3500名雇员。作为典型的“T型”个体、实验物理学家和一个在男性主导的领域中的女性,默里院长将这种方式的精髓注入SEAS在美国领先的工程教育领域。
在学院初设时,SEAS有43名教师。现在,它有70名全职教师。根据SEAS的信息,“在工程学科每名教师的学术引用方面,哈佛排在第一位”。尽管你可能认为学校会强调质量胜于数量,但是SEAS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有相应的计划,以实现扩大项目来达到将教师人数增加到100人的高目标。SEAS在哈佛大学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哈佛大学目前65亿美元的募款活动中,SEAS的募款目标达到4.5亿来证明。哈佛大学对工程学非常重视,如果哈佛开始重视什么事情,你就可以期待未来卓越不凡的成果了。
关于哈佛的工程学,你学到了什么?它有着悠长辉煌的历史。它是一股孕育了一个世纪后终于出世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它重新定义了接受工程科学教育的意义。用默里院长的话说,它“有望对未来和对世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为了在世界高等教育之林中保持重要性与竞争性,即便是一所领先的大学也必须重新定义、重新包装自己。我很激动能看到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自己、为哈佛大学和为世界积蓄的力量。
专注高等教育,请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或“MyCOS_Research”。
